• 亦画社

        简介

        422 2018-09-06
      • 亦画社九周年作品展作品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岭南画院
        承办单位:岭南美术馆
        二、展览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2月1日至2月25日
        地点:岭南美术馆2、3号展厅

        507 2018-02-01
      • 2017年画学研究出版物

        整理出版《互联网时代下的艺术批评》、《全国美展研究与方法学的省思》等相关文献

        401 2018-09-05

时代芳华·传承开拓 | "从可园出发“展览七大亮点抢先看

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    展览    时代芳华·传承开拓 | "从可园出发“展览七大亮点抢先看

 

2022年底,岭南美术馆联动全国学院、画院、研究院等专业学术机构的优秀中国画家群体推出“从可园出发”展览项目。计划五年为期,每年一届。本次“从可园出发——中国花鸟画展”为首届,以东莞可园为切入点,将中国花鸟画之审美境界、东方意蕴以及创作图景展呈于观众,品鉴新时代中国花鸟画的创新转化和时代新风。

 

展览现场将一改传统中国画展的呈现方式,以丰富的展陈设计贯穿整个展馆,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融合各类数字科技,让静态展览“动”起来,为全国花鸟画爱好者带来视觉盛宴。

 

下面,带您一览本次展览的七大精彩亮点。

 

期待

2022年12月27日 - 2023年2月26日

东莞岭南美术馆相聚!

 

 

 

 

 

岭南美术馆依托东莞为岭南画派策源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从可园出发”学术展览项目,形成一股助力莞邑文化发展,助推莞邑美术研究,繁荣莞邑美术创作的新风,打造独具莞邑文化特色的展览品牌。

 

“从可园出发——中国花鸟画展”,从展览规模、艺术家年龄跨度以及不同专题上看,为广东近年来规模空前的、学术含量高的花鸟画展览。本次画展聚焦“当代中国花鸟画美学新生态”,邀请140位来自全国各大学院体系的艺术家参展,年龄跨度从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全面地呈现中国花鸟画的当代发展格局和探索新风。

 

 

 

 

“从可园出发”展览分七大专题:“‘二居’画学”“岭南风范”“花鸟品格”“今品画风”“观物之生”“时代湾区”“院风新锐”以东莞可园为切入点,探问岭南花鸟画文脉,反观当代花鸟画格局。

 

展厅效果图

 

 

“‘二居’画学”专题主要是以历史照片、近现代的画家手稿等资料呈现,钩沉百年广东花鸟画的思想迁变;“岭南风范”“花鸟品格”“今品画风”“观物之生”“时代湾区”“院风新锐”专题邀请全国优秀的老中青艺术家汇聚东莞,重构写生理念,弘扬“写意精神”,反映当代花鸟画多元创作格局,为观众呈现一场丰富多元、高质量的美学盛宴。

 

 

 

 

该展览跳出传统展示方式,结合科技元素,用AR技术再现艺术家的创作,为观众带来一场从视觉感官到时空感知的多维度体验的全新中国画作品展览。

 

 

新媒体装置作品现场效果

 

 

传统中国画展览倾向于感官感受,AR科技提供了多维度的审美体验,将传统中国画艺术与科技进行融合,从思想和形式上为美术馆带来一种活力让观众与艺术家有进一步的思想交流。

 

在此次画展,观众不再凭借单一的感官去品鉴传统绘画,可以通过AR科技调动自己的视、听、触、嗅等多种感官功能,全方面、全身心、多感官、多层次地进入到艺术家作品的世界,与作品进行充分的融入、沉浸和情感交流,让观展变成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增强观者的临场感的同时,又获得了多感官的沉浸式审美享受。

 

 

 

百花盛开,绽放莞城,带来春之消息。展览正逢元旦、春节等假期,是阖家欢乐、出游赏娱的好时节,将出游目的地设定为美术馆,既能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又能感受中国书画的当代魅力。

 

走进展馆,按照导览前行,细细观赏与阅读,体会展览策划的巧妙与布景设计的匠心。一步一景展呈设计更是精准考虑展览主题,与展览作品互相呼应,使用灯光、影像等技术,丰富了展览语言,为观众共同呈现一幅巨型艺术作品各处布景创意十足,期待观众前来打卡,享受这一视觉的饕鬄盛宴。

 

More

 

点赞

 
 

评论

 

999+人觉得很赞

岭南美术馆:感谢分享!快邀上亲朋好友一起来 ~

东莞美术馆联盟:一键转发!

 

 

 

此次展览继续采用线上空间展与线下传统交流展相结合的模式,线上以数字3D为主,多媒体技术为辅,精准还原展内外实况,深层次焕发展览活力。字展馆技术,让全国各地观众足不出户,也可漫游展览盛况,在花鸟世界中感受艺术家笔下自然生灵曼妙身姿与活力。打开手机,随时随地,欣赏高清画作,品读画中笔墨。

 

更多线上展厅资讯敬请关注“岭南美术馆”公众号。

 

线上展厅效果图

 

 

本次展览举办期间将推出系列公教活动,以线上线下课堂、名师导览、名师讲堂等类型公教活动同时结合节日元素,让观众在此次展览中获得丰富多元的美育体验。

 

EDUCATION

          PUBLIC   

 

此次花鸟画展览邀请的艺术家,其代群涵盖老中青,地域跨越南北,画体融汇工写,风格兼容简繁,此展将来自全国各地花鸟画家的佳作荟萃于岭南美术馆,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从当代花鸟画文脉的传承和发展、新院体花鸟的革新与探索、跨地域艺术的交流等角度全面地展现了当代花鸟画的创作格局。观众通过一系列的公教活动,通过名师导览、示范以及与名师近距离的对话,将更为深入地了解南北花鸟画的风格差异与共性,领略中国花鸟画艺术的精神和品格。

 

 

 

 

陈湘波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等。

 

朱万章

 

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古代绘画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梁江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旅部、教育部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

 

李伟铭

 

研究员。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198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之后在广州美术学院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及教学工作,直至退休。

 

王璜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

 

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负责人,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理论所特聘研究员等。

 

阴澍雨

 

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研究生院美术与书法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观察》栏目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许敦平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等。 

 

李若晴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等。

 

魏祥奇

 

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美术展览策划和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工作。

 

 

More

 

 

本次展览将同期举办全国花鸟画学术论坛,邀请全国从事现代中国美术研究和评论的专家和学者共聚岭南美术馆与展览艺术家从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岭南文脉与当代花鸟画、中国写意文化与意向精神、地缘文化与东莞美术、东莞籍艺术家的课题研究、东莞美术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等多角度、多维度,对现代岭南文脉及思潮迁变之流向、中国花鸟画艺术的当代价值重构展开深度的研讨,以进一步推动广东美术乃至东莞美术的创作和课题研究,为助推当代花鸟画的理论研究提供平台。

 

 

 

 

 
 
 
 

从可园出发——中国花鸟画展

 

 

主办单位:

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承办单位:

岭南美术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东莞市博物馆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岭南美术出版社

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广州鲁逸文化

 

 

展览组委会

名誉主任:吴为山

主任:安远远  林蓝  司琪  

副主任:李粤梅  娄欣利

总策划:谢钧

学术主持:陈湘波  朱万章

策展人:许晓生

研讨会学术主持:阴澍雨  许敦平

展览统筹:李志国  文征  

项目负责人:慕容小红  林润鸿

项目助理:黄玉菁

展览协调:黄雪韵 张志峰 邓晋湘 吴智勇

展览陈列:秦瑞珊  唐柱鸿  苏茜雯  叶志伟  袁伟良   

公共教育:叶春平  赵德翰  周坚洪  赖铁聪  罗锐和  

李永康  黄学灵  赵洁仪

宣传推广:黄丽敏  李胜煌  黄建伟  姚泽林

行政执行:刘洪镇  黄晶莹  梁小晶  郭映怡  张家乐  黄水根  

视觉设计:广州鲁逸文化

新媒体支持:图壤设计  推门文化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27日-2023年02月26日

 


 

校对丨黄丽敏

初审丨慕容小红

复审张志峰

审定李志国

 

 

 

2022年12月27日 14:41
浏览量:0
收藏